捐赠扣除中"应纳税所得额"是如何来的?
下面这篇会计实务文章是用友财务软件小编给从事会计工作的朋友整理的关于:捐赠扣除中"应纳税所得额"是如何来的?的相关会计知识,这篇捐赠扣除中"应纳税所得额"是如何来的?财务会计实务操作文章为您讲解了在账务处理过程中捐赠扣除中"应纳税所得额"是如何来的?的相关账务处理技巧。
捐赠扣除中"应纳税所得额"是如何来的?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第六条规定:"纳税人用于公益、救济性的捐赠,在年度应纳税所得额3%以内的部分,准予扣除."
但目前执行中,计算公益救济性捐赠扣除限额的基数是"纳税调整前所得".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并试行新修订的《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的通知(国税发[1998]190号)中的《公益救济性捐赠明细表》填报说明规定,"公益救济性捐赠的扣除限额"=主表第42行"纳税调整前所得"×3%(金融企业按1.5%计算).
公益性捐赠的支出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如何计算扣除?
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六十四号)第九条规定:"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超过年度利润总额12%的部分,准予结转以后三年内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12号)第五十一条规定:"企业所得税法第九条所称公益性捐赠,是指企业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规定的公益事业的捐赠."
第五十三条规定:"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不超过年度利润总额12%的部分,准予扣除.
年度利润总额,是指企业依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计算的年度会计利润."
以上便是用友软件参考会计职级考试的考生收集的捐赠扣除中"应纳税所得额"是如何来的?的相关会计分录,会计做账技巧,会计做账流程等,如果您在学习捐赠扣除中"应纳税所得额"是如何来的?的会计实务操作中有不明白的地方,欢迎您加入财税交流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