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货币资产交换产生的损益记哪个科目?
下面这篇会计实务文章是用友财务软件小编给从事会计工作的朋友整理的关于:非货币资产交换产生的损益记哪个科目?的相关会计知识,这篇非货币资产交换产生的损益记哪个科目?财务会计实务操作文章为您讲解了在账务处理过程中非货币资产交换产生的损益记哪个科目?的相关账务处理技巧。
非货币资产交换产生的损益记哪个科目?
为防范上述情况的出现,能否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产生的交换损益换一种处理方式,设立“营业外支出——资产交换损失”和“资本公积——资产交换利得”。即将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的损益区分两类:一是资产处置损益,二是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益。对换出资产账面价值和公允价值的差额,作为资产处置损益,记入相应科目;对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和换入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如果是损失,记入“营业外支出——资产交换损失”,如果是收益就记入“资本公积——资产交换利得”,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则均以公允价值为基础。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补价算比例?
关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补价判断标准的计算: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指交易双方主要以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等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这种交换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的货币性资产。在确定涉及补价的交易是否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时,收到补价的企业,应当按照收到的补价占换出资产公允价值的比例低于25%(不含25%)确定;支付补价的企业,应当按照支付的补价占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加上支付的补价之和的比例低于25%(不含25%)确定。即根据如下公式做出判断:
(1)收到补价的企业:收到的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值<25%
或:收到的补价/(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收到的补价)<25%;
(2)支付补价的企业:支付的补价/(支付的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值)<25%或:支付的补价/换入资产公允价值<25%。
注意:分子分母都是不含税公允价值。
一般情况下,“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支付补价”与“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是相等的,所以按照这两个公式计算的结果会相等;如果不相等,则选择“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支付补价”与“换入资产公允价值”中的较高者作为分母来计算补价比例。
以上便是用友软件参考会计职级考试的考生收集的非货币资产交换产生的损益记哪个科目?的相关会计分录,会计做账技巧,会计做账流程等,如果您在学习非货币资产交换产生的损益记哪个科目?的会计实务操作中有不明白的地方,欢迎您加入财税交流社群。
您可能感兴趣的财税文章:
· 租金收入如何分摊